来源:邵阳日报
“自从县开发办给周家、徐家等10余个村上千亩农田实施了改造,土地流转让我们农业大户吃上了‘大餐’。”5月18日,邵阳县下花桥镇周家村村民、县人大代表周钦佩高兴地说。 2011年 ,邵阳县投入1300余万元在下花桥镇周家 、徐家 、黄土坝等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3000余亩农田得到平整 ,水渠 、机耕道纵横交错有致 ,村里许多农民外出务工 ,大部分土地闲置。周钦佩与村里商议 ,决定以每亩一年450元租金租下150余亩土地 ,并引导村民以地入股。就这样 ,周钦佩等人成了农业大户 ,目前已发展种植双季稻150余亩。 在邵阳县像周钦佩这样的农业种植大户很多,他们都得益于农业综合开发后的土地流转好政策。自从该县2008年重点围绕烟、稻、油三大主导产业,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土地治理项目资金781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553万元、省级财政投入1859万元、市配套43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369万元)。5年来,先后在金称市、白仓、塘田市、河伯、下花桥等5个乡镇改造中低产田4.59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2万亩;争取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投资3951.06万元,综合开发建立油茶丰产培育示范基地达5000亩 、油茶品改和低改面积5000多亩 、新造油茶林3000余亩 、纯山茶油改扩建加工为2000吨 、油茶种植扩建基地达4000余亩;并与县委统战部 、畜牧 、水利 、供销社等部门共同争取实施泰华牧业公司发展秸秆养牛 、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 、高粱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土地流转盘活了大片被开发的土地 ,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该县下花桥 、五峰铺 、谷洲等乡镇派生出许多特色村 、专业村 ,探索出“农综开发垫动 、政策推动 ,能人带动 、产业驱动”的路子。 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的完善,土地流转壮大了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了果蔬加工、物流等产业的发展。目前,该县通过农综开发后的土地流转,按照“猪-沼-粮”、“猪-沼-果”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确定了白仓、金称市、塘田市、塘渡口等7个重点产烟乡镇、16个产烟重点村,蔬菜、春烤烟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10万亩和4万亩左右,“菜篮子工程”绿色环保产业让农民腰包鼓起来,烤烟也成了农民增收的金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