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沙县农业局
天气好,起得早。3月9日早上八点半,笔者跟着长沙县农业局的科技宣传车来到路口镇麻林桥集镇。工作人员一下车就开始搭建服务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整理技术资料。闻讯而来的村民围拢过来,工作人员一边接受咨询,一边发放技术资料,忙得不亦乐乎,村民都快要把桌子挤翻了。
“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心态上不要居高临下,要接地气,要用赶场的热情,用一张桌子把民心桥搭起来。”此次带队的县农业局副局长邓欣告诉记者。他是该局2年前以人才引进方式请来的第一位年轻农业博士,在每年春耕秋播或进入病虫害防治期,他都要亲自下乡入田实地指导,一年最少下乡几十趟。对下乡帮农他颇有感触。说到这,他又去招呼前来拿资料的村民。
路口镇的基层农技员李年正告诉笔者:“路口镇这几年一直是长沙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重点镇,好几个核心片就分布在麻林桥集镇周边。今年又开展早稻集中育秧活动,群众的热情很高,这些技术和资料正是农民现在所需要的,这个科技赶场赶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专家,水稻育秧技术的资料有冒得?打药除虫技术的呢?”一位老娭毑小跑过来,急切地问。“有!有!都有!”邓博士挑了几份资料递给老娭毑。
据农业局生产科教科负责人柳意能介绍,送科技活动今年已经连续开展了两周时间,忙的时候要到下午两点才能凑合吃点东西。这两周共接受了300多位村民的咨询,发放技术资料2万多份,涵盖粮油、植保、农机、土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法规等门类。笔者通过近距离观察,农民朋友对科技知识有着旺盛的需求,对一些难点疑点那是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给扎根农土地的农技工作者提供了施展身手的机会。有两位农民朋友对植保站高级农艺师周淮的答疑解惑非常满意,掏出香烟硬要请他抽一支。这样的细节充分说明:只要心系农民,为农民传技术、做实事,农民会用最质朴的方式来感谢,来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