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架吉村村口收购点,收构商杨正林一边满脸堆笑地忙着收购藠头,一边与记者攀谈,说起碑格的藠头,杨正林连用了三个想不到。他说:想不到碑格乡的藠头品质那么好,不像其它地方的有渣,碑格的藠头是色泽晶莹、形状较好、脆嫩无渣;想不到碑格乡的藠头产量这么大,能达到6000多吨;想不到乡政府的服务那么好,乡干部素不相识还领他到各村寨了解信息。杨正林说,他去年在碑格乡收购了500多吨,今年也打算收购500多吨。由于今年来收购藠头的老板多,大家都在抢货,他的收购价已经提高到每公斤3元了。在村里,记者还见到正在帮助老板收购藠头的架吉村藠头经纪人杨永生。杨永生说,他们村藠头的种植面积有600多亩,产量有1000多吨。
在碑格乡,记者了解到,碑格乡藠头主要销往省内的昆明、通海和省外的江西、广西、湖北、湖南、贵州等地,还有一部分销往国外市场。2012年,碑格乡种植藠头6000余亩,总产量6000余吨,预计可实现经济总产值1200万元。
努力培植生态型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藠头、核桃和烤烟等传统产业,有序开发种桑养蚕、开远滇杨等生物资源,并及时组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闯市场。仅2012年,碑格大批群众种藠头和无公害蔬菜发了财。
为全面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碑格乡决定以政府引导,专业合作组织协助,农民自主参与的方式,计划用5年的时间,在全乡启动核桃、桑蚕、滇杨、藠头、无公害蔬菜、畜禽六个一万亩(头)基地工程。目前,这些万亩(头、只)基地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六措施促产业升级
产业大升级,靠的是政策扶持。开远市按照连点成线、扩线成带成片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带,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制定实施了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高标准做好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建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价值;做好品牌建设,实现卖商品到卖品牌的转变;加快新产业培植,实现农业产业良性循环等六项措施。
近年来,实施了羊街乡土地整理项目、中和营镇响水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建设总规模2410多公顷,总投资7190多万元。2012年开工建设乐白道、小龙潭、羊街、碑格4个土地整理开发项目,项目总建设规模1700公顷,总投资6530多万元;去冬今春改造中低产田地10万余亩,新建成高稳产农田地2.4万亩;分别在7个乡镇(处)布局了5万亩优质稻、5万亩双高甘蔗原料种植基地、5万亩烤烟生产基地、7万亩优质温带水果基地、5万亩桑蚕基地、13万亩外销蔬菜基地。并出台政策,建立专项基金,对种植户给予补助。
目前,开远农业产业已经形成优质稻、蔬菜、水果、烟叶、甘蔗、苗木花卉等一批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带,建成种植业基地12个,面积达到40万亩;按照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生产,创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保持并巩固1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产地产品一体化认证;新申报500亩藠头有机食品和500亩云恢290绿色食品认证。截至目前为止,该市已有13个农畜禽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农畜禽产品取得注册商标56件,泰康水果和滇燕优质米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创建了国家级、省级家禽标准化示范场两家,家禽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走在全省先进行列。云南山鸡、凤翔麻鸡、乌鸡白凤蛋已成为知名品牌。开远成为全省重要的冬早蔬菜生产基地、禽蛋生产基地和绿化苗木基地县,实现了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转变。
十二五期间,开远将继续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大力实施33411(即种植业、养殖业三大基地建设,培育40户龙头企业、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10个)工程,建设5个特色产业乡镇和100个特色村。利用优势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原特色农业,必将成为开远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