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温天,菜刚长出来叶子就枯萎,产量由原来的日产150公斤下降到如今的一半,但还是卖不完,而像小青菜、韭黄和大葱等地菜隔夜就烂。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是否能根据销售规模和形式,在市场内划分两个不同类型的销售区,以保证商家的不同需要。
开业19年来,嘉兴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以下简称“蔬菜市场”)大部分时间是24小时营业,但今年7月1日起调整为当日11时开市,次日凌晨3时闭市,共营业16个小时。一个多月来,市场内的经营主体大户欢喜,小户发愁。
大户们表示,休息时间增多了。8月7日凌晨1时许,蔬菜市场1区,业主陶女士和家人搬运着商铺门前的一箱箱山药进仓库,准备关门。“以前24小时营业,从来没有收摊这回事。到了晚上,我和老公轮流坐在门前值班,实在瞌睡就趴在桌子上打个盹。”陶女士抱怨说,“更苦的是冬天,不是被顾客叫醒,就是被冻醒。”
陶女士在市场内租了两间门面房做蔬菜批发生意,已11年有余,平时随季节变化,经营春笋、茭白、山药等蔬菜。她家主要做大宗生意,来自嘉兴各县、市或周边城市的蔬菜批发商一般白天来购买,凌晨和上午购菜的农贸市场小商贩的购买量不足五分之一。所以营业时间的调整对其影响不大,反而使得陶女士及家人得以恢复了基本合理的作息时间。陶女士估算,像她这样经营大户至少占据整个蔬菜市场的八成经营量。
除了像陶女士这样的经营大户,蔬菜市场地菜交易区内还有大量的流动菜贩,来自江西的老吴即是其中一员。老吴今年60岁,和老乡在秀洲区洪合镇一起承包了7亩地种植小青菜,到市场贩卖挣钱。8月7日凌晨2时许,老吴称了称剩下的最后11公斤小青菜,犹豫着怎么处理……
“高温天,菜刚长出来叶子就枯萎,产量由原来的日产150公斤下降到如今的一半,但还是卖不完。”老吴说,“我的客户一般都是农贸市场的小商贩,现在天热,小青菜、韭黄和大葱等地菜隔夜就烂。营业时间改了,以前凌晨3时以后买菜的客户现在必须前半夜来,为了保鲜,购买量就少了。我们卖不完的也只能扔掉了。”老吴认为,高温天青菜易腐烂,营业时间的改变,是造成自己蔬菜销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高温时节,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是否能根据销售规模和形式,在市场内划分两个不同类型的销售区,以保证商家的不同需要。
蔬菜市场副总经理陈亚燕告诉记者,营业时间改变后的一个多月来,市场交易总体平稳。“大部分商户表示支持,由于时间缩短,他们的经营成本降低了,也有了规律的作息时间。”陈亚燕透露,根据部分商户的意见,公司已于7日试着将营业时间提前3个小时,即再改为当日8时开市、24时闭市,保持16个小时的营业时间不变,计划9月1日起正式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