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种植养殖 >
大石桥市水稻生产:集约化种田真省心
添加时间:2013-06-26 08:39    来源:点击:

 

大石桥市是辽宁省水稻主产区之一,2012年亩产最高达1700斤,平均亩产高达1450斤。大石桥市水稻高产的奥秘在哪里?在今年的插秧时节记者到大石桥做了调查。
    聚宝村村党支部书记张荣生向记者介绍:“从今年起聚宝村3600亩地全部给星翰农机专业合作社种了,由合作社代育、代插、代收,省工省钱。过去种水稻很费人力还承担风险,现在种地省心了,村民们腾出时间可以出去打工。合作社里的职业农民一个人就可以管200~300亩地。”

    星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文路告诉记者:“我们在2010年开始了育苗工厂化和租赁农民土地,实行了水田集约化生产,经过两年来的探索和尝试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纷纷与合作社签约。目前合作社已辐射盘锦、海城、老边等地区。我们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现已拥有土地3.1万亩,可作业面积4万余亩,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实践证明,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是新形势下农业的发展方向。”

    大石桥现有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82家,可完成机械化插秧作业31万亩,占整个机插作业量的76%左右。大石桥对农机合作组织给予积极扶持:一是补贴机具重点向合作组织倾斜。二是加大了对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三是组织引导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把服务重点由单纯的农机作业服务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

    大石桥市副市长代萍对记者说:“大石桥市水田面积50多万亩。2013年计划机插面积41.54万亩,机插率达到85%,机收面积28万亩,机收率达到61%,机耕率100%。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全市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大石桥市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活动中注重探索和应用水稻增产集成技术,几年来,农业技术人员结合当地水稻生产实际总结推广的“七好路线”得到了稻农的响应,并在水稻生产中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选好种,选用的水稻品种是适宜北方地区栽培的品种——盐丰47系列品系。二是育好苗,采用大棚育苗,保证适宜温度,适时通风练苗。三是整好地,全部实行旱耙旋耕为主体的“三旱整地”(旱耙旋耕、旱整平、旱打埝)技术,做到边泡地、边整地、边插秧的“三边一条龙”作业。四是插好秧,实施机械插秧,保证每穴平均3~4株,每亩30万穴左右。五是管好水,插秧至分蘖期为浅水,中深水层缓苗,中水分蘖,拔节至出穗期以浅为主,适当晾田。六是施好肥,平衡施肥(配方施肥),全层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多施硅肥,盐碱土壤施硅肥增产明显。七是防好病,科学管理,综合防治,统防统治。

    为把“七好路线”落到实处,大石桥市农业部门建立了以市水稻专家为骨干的市、镇、村三级技术指导服务网络,实行技术指导员包镇、包村、包户责任制,同时将技术路线的落实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市农业部门还根据水稻的不同生长时节,特别是对病虫害等关键技术进行培训。目前,该市的水稻生产已进入田间管理阶段,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正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