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传统蛋鸡养殖业来说,养鸡卖蛋是最传统、最简单的经营模式。但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一经营模式在我市已经被突破。记者采访阜阳金牌养鸡总场时发现,企业除养鸡卖蛋外,还研发生产鸡蛋干、卤蛋等休闲食品,并利用自家蛋鸡和鸡蛋资源,开设主打鸡类美食的餐饮连锁店,探索出从一产到二产再到三产的多样化鸡蛋经营之路,提高了养殖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品牌鸡蛋卖得俏
8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阜合现代产业园区袁集镇张堂村的阜阳金牌养鸡总场56号分场。这家分场目前存栏蛋鸡700余只,日产鸡蛋700余枚。走进养殖场,只见宽敞的养殖大院被铁丝网与外界隔开,院内成片的白杨树高大茂密,一群群黑羽鸡正在树下欢快地奔跑、嬉戏。养殖员宋克银走进养殖大院,手里提着满满一桶由玉米和豆皮混合制成的饲料,似乎闻到了饲料香味,数百只鸡从四面八方飞奔而来,争相觅食。“慢慢吃,吃饱了多产蛋。”宋克银一边撒料,一边笑呵呵地说。
据了解,这家养殖分场是金牌养鸡总场众多散养基地中的一个。由于采用林下散养模式,出栏的蛋鸡和鸡蛋品质较好,广受市场青睐。“企业自2002年成立以来,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社员’的运营模式,先后带动600多户社员发展养殖业。目前,已发展核心养殖户58家,由我们统一实行鸡苗、饲料、养殖技术和防疫‘三提供’,蛋鸡、鸡蛋、鸡粪‘三回收’。此外,还发展了散养户100余家。”随行的企业办公室主任张海东介绍说,企业年蛋鸡存栏量50余万只,日产鸡蛋30多万枚。这些鸡蛋和蛋鸡产品除了遍布阜阳各大商超、农贸市场和便利店外,还走进了江浙沪皖市场;同时,利用团购、电商等形式,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
创新延伸产业链
既然鸡蛋卖得这么好,为啥还要开展鸡蛋制品深加工、开设餐馆呢?企业办公室主任张海东一语道破个中缘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只有不断紧跟市场,研发新产品,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同时,蛋制品和老母鸡餐饮的创建,有效加强了资源利用,使企业出产的农副产品得到就地加工转化,做活了三产,反哺了农业。”
从2013年开始,金牌养鸡总场依托丰富的鸡蛋资源,通过科技投入,研发出鸡蛋干、卤蛋等休闲食品,一经推出,即受到市场欢迎。“鸡蛋干、卤蛋在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100万元,消耗鸡蛋61万吨。”张海东介绍,这样既拓宽了鸡蛋销售渠道,也为养鸡户增收、养鸡业增效提供了保障,可谓一举多得。
开办餐馆做三产
离开养鸡场,记者又来到位于阜城双清路的“郝美味”餐馆。这家餐馆是金牌养鸡总场新近开办的一个三产项目。正值午餐时间,餐厅里客人较多。据服务人员介绍,老母鸡火锅、粉鸡、红烧土鸡等比较受客人喜爱,成为每桌必点的菜品。“餐馆所选用的鸡肉、鸡蛋都是由自家散养基地直接送来的,绿色、天然,营养丰富且口感好,很受食客青睐。”张海东介绍说,用自产的鸡蛋和蛋鸡作为主要食材开餐馆,是企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具体举措,目前已在阜城开设了两家,明年计划新增5家,让更多的市民品尝到品质上乘的鸡蛋产品。
“一产搞蛋鸡养殖,二产做蛋制品加工,三产是老母鸡餐饮,各产业环环相扣,优势互补,有效促进了公司蛋鸡养殖业顺利发展。”企业办公室主任张海东说,虽然企业当初只是以养鸡卖蛋为主,但近年来积极延伸产业链条,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既实现了企业更多效益,也取得了助农增收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