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协会对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了调研工作。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较好,大部企业产品特色明显、质量上乘,但与国内农产品加工大省强省相比,品牌效应薄弱,发展面临瓶颈。
如何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打造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加工品牌?市农产品加工业协会给出了答案:走品牌化发展之路。为此,该协会将在近期与本刊展开联动,共同对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优质品牌展开面向市民的推选活动,叫响那些真正属于重庆人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品牌。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据相关主管部门的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全市拥有农产品加工业18297户,实现总产值247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64户,实现总产值1806.7亿元。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增效、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协会秘书长史克荣介绍,我市农产品加工规模经营格局尚未形成、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优势农产品出口面临多重困难、企业创新不足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品牌现状不容乐观 行业影响亟待提升
尽管重庆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但是品牌加工产品却相对缺乏。截至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产品29件、中国名牌产品28件,获得重庆市著名商标产品385件,名牌产品在行业中整体占比较小。
史克荣认为,“小富则安”的心态桎梏了许多企业的发展。不少企业主认为企业已经小有名气,不需要再吆喝、打造,不愿意对设备、工艺再投入,产量有限,缺乏专业人员进行包装、策划,无法引入现代营销模式。
史克荣表示,协会接下来会通过争取政策支持、增强增值服务、打造行业整体品牌、提高企业家战略眼光、建设农产品加工业总部大楼等实际举措,带动企业提升竞争能力。近期,协会将与本刊联动,共同对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优质品牌展开面向市民的推选活动,叫响那些真正属于重庆人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