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桶腌制好的榨菜经过车间工人调味装袋,再经无菌杀毒、最后机器真空包装后随巴士灭菌流水线出厂,成千上万包酱腌菜调味包便这样走向市场……5月29日,武陵区东江工业园,富民桥食品菜叶公司的机器轰鸣,让人感受到武陵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兴旺发达。
“我们公司做的事小,都是和榨菜萝卜莴笋之类的农产品打交道,但解决了周边500多农民工的就业,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今年的生意更好,订单接不赢,生产车间机器没停过。” 公司董事长宋月桥很是自豪。
2008年,富民桥食品菜叶有限公司落户武陵,公司在武陵、鼎城、安乡、汉寿等地拥有固定种植基地2万余亩,相继被评为省、市级龙头企业。公司还采取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让农民利益最大化。目前,公司仅酸菜产量就达1000万包,年生产小包装能力达5亿包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以上,累计缴纳税费300多万元。
近年来,武陵区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依托,形成了蛋禽加工、肉类加工、豆类加工、蔬菜加工、粮油加工等“五大类”农产品加工产业。目前,该区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9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近40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是产品与市场对接的纽带,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了搞活农产品加工业,武陵区出台了4着高招:每年安排农业产业化建设专项资金1000万元以上,主要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扶持和项目引导,有效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企业扩规提质;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上,重点向农业园区、规模养殖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倾斜,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促进全区农业经济发展;安排了专项资金重奖先进典型,营造了浓厚的建设氛围;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建设。该区农业产业化工作近几年年年被评为全市先进、2012年还获全省先进。
2013年,该区完成农业增加值5.2亿元,同比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900元,同比增长15%,继续领跑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