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聚焦三农 >
专家指城镇化存在五大误读:城镇化并非土地城镇化
添加时间:2013-07-25 13:01    来源:点击:
  原题:被误读的城镇化

  专访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姚冬琴|北京报道

  当全中国都在说“城镇化”的时候,大家说的“城镇化”是一回事吗?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指出,中央政策已明确,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逐步转移的过程,就是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更多的农村地区和人口的过程。

  但是,很多人担心,城市管理者可能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对现有城镇户籍人口的服务上,或者是愿意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建设的投资。传统的政绩观导致对“城镇化”的误解,进一步导致各地的城镇化实践与中央的政策思路有差距。

  2012年,全国总人口13.54亿;城镇户籍人口(非农业人口)4.78亿,占35.29%,农村户籍人口(农业人口)8.76亿;按居住地划分,城镇常住人口7.12亿,占52.6%(即城镇化率)。而在这7.12亿人中,农民工人数在2.5亿以上。

  7亿多人生活在城里,中国的城镇化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经历过的。因为在拉动内需方面的重要作用,城镇化将成为推动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对城镇化的误读,无疑将影响城镇化的最优进程。

  日前,李铁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指出了城镇化存在五大误读:城镇化就是城市化,城镇化就是土地城镇化,城镇化就意味着投资建设,城镇化就是城市现代化,城镇化就是提升户籍居民生活福利。

  在李铁看来,人们并不是不明白中国城镇化的真正内涵,而是被城镇化背后涉及到的利益再分配绑住了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