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魅力乡村 > 行政村庄 >
四川资中县探索农民夜校“菜单式”教学助力脱贫奔康
添加时间:2019-01-16 18:18    来源:中国农村网点击:

  中国农村网四川讯(记者 李刚 范方清 通讯员 李智)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以农民夜校为载体,根据群众需求创新推行菜单式点课,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知识套餐,实现农民夜校输入式教学向自助式教学转变,为农村家庭能人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农民夜校:农技人员现场教授草莓种植技术)

  截至2018年底,该县累计培养农村家庭能人17.5万人,开展菜单式教学300余场次,参训人员达1.3万余人次,500余名家庭能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库,家庭能人发展农业经营主体3000余个、吸纳就业4000余人。

  一、摸清群众真正需求精心备餐

  (1)问卷+走访,注重学习需求全摸底。在该县33个镇386个村开展农民夜校课程需求大调研,收到意见建议1080条,经分类整理,确定了政策答疑、实用技术、文化科普等5大方面26项学习需求。

  (2)专家+能人,注重师资队伍接地气。结合职能职责,遴选103名县级部门业务骨干、技术人才作为专家队伍,为农民群众提供专业化的可选课程;在镇级师资库990名教师中,择优遴选33名土专家作为能人队伍;将780余名家庭能人纳入村级师资库,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带动农民群众脱贫奔康。

  (3)理论+实用,注重教学内容合口味。结合教师专业特长、产业发展方向、个体知识结构等设置课程,让内容更符合群众胃口。截至2018年底,136名教师为群众配备有《血橙、不知火种植及交接技术》《涉及三农维权的常用法律法规解读》等159个可选内容。

  二、锁定供需基本导向精致配餐

  (1)精心制作菜单。印制《资中县农民夜校自主点课单》发放至386所农民夜校,内容涵盖授课课程、教师所在单位、联系电话等,清晰明了易操作,便于农民群众自助点课,成功在夜校与教师、教师与群众之间形成了沟通直通车。

  (2)有的放矢点餐。夜校结合农民群众学习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根据农民群众意见建议确定点课内容及授课教师,同时选派专人与教师进行点对点对接,沟通确定课程时间、教学地点及授课形式等,提高了农民夜校教学的实用性。

  (3)有序组织聚餐。利用公示栏、微信等途径广泛动员,确保农民群众做到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内容全知晓;探索打破地域限制,在镇域内组织有意愿参学的种养殖大户、贫困户、留守妇女等参与学习,扩大菜单式点课受益面。

  

  (农民夜校:资中县发轮镇庙沟村电动缝纫示范班)

  三、坚持因村因户施策精准送餐

  (1)当好知识送餐员。教师对照各所夜校点餐内容,通过固定+田间+实践+广播+网络五大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现场指导及个性化教学,实现群众点餐与教师送餐无缝对接,使合口味接地气的课程充分发挥作用。

  (2)全面收集反馈信。采取群众打分、村委会评价、镇党委反馈的方式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对于群众反馈的意见建议,采取村收集、镇汇总、县梳理的方式进行整理,改进菜单式点课方式。

  (3)按需开展加时课。根据教学成效、群众反馈、不同时节等,对农业技术、电商发展、就业政策等方面的疑难问题开展持续性指导,推进教学个性化补短板;建网上问诊所,随时答疑解惑,不定期推送惠农政策、实用技术、法律法规等知识,促进农民群众思想素质和致富能力双提升。